“轴承是一个夕阳行业”这是许多业内人士对轴承行业的一种认识,而现在的慈溪轴承更是让人加深了这种印象,效率低、创新少,慈溪轴承在这种四面楚歌的形势下,选择了品牌战略。
“对于慈溪企业而言,对内应该加快转型,要舍得投入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范围,不断开发新产品,培育新项目;善待员工,规范自身用工管理,提高福利待遇。”记者采访的近十位企业家在回答如何应对招工难时,给出了几乎一致的答案。市经发局一份关于我市企业节后复工情况的调查问卷显示,30家企业中近一半企业在回答对企业生产经营所遇到的困难有何应对措施时,均表示要加大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用工紧缺实质上是一种劳资博弈,有远见的企业家就会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转型升级获得的效益来消化劳动力薪酬上涨的成本,这是一种倒逼,是劳动力市场逼着企业转型升级。”市工业经济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王占伟认为,一定程度上,这是个积极信号。
转型升级,企业势在必行,更是迫在眉睫。“最好的办法也是别无选择的办法,打品牌,转型升级。”在连续两年经历开春招工难之后,新浦胜锋探针有限公司负责人徐素珍告诉记者,“做探针的厂家很多,我就自己打‘胜锋’这个品牌,一定要以质量胜出。”这家只有30个工人的企业也正在考虑“转型升级”,以应对劳动力不再廉价的现实,“如果不自打品牌,不提高出厂价,我们就会出现亏损。”
“公司的销售额已经连续5年成倍增长。”人和光伏陈绍刚主任告诉记者,由于产品附加值高,加上企业进行设备改良,2010年公司员工的人均产值为24.21万元。步入21世纪,世界各地特别是发达国家倡导环保节能的力度不断加大,光伏产业随之快速发展。人和光伏主动适应这种发展新趋势,坚持科技创新、专利先行、品牌拓市,企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