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全力做大装备制造业

   “十一五”期间,该市将发挥大型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不断提升大型专用成套设备、新型工程机械、精密轴承等领域的竞争优势,形成以洛阳轴承集团等大型企业为主体,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北方玻璃集团公司、洛阳轴承科技股份公司等一批特色企业为核心的快速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力争2010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650亿元以上。

  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洛阳市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明显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2005年,洛阳市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260家,实现销售收入219.3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2.4倍,年均增长27.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该市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大增强,涌现出一大批技术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中信重机公司研制的日产5000吨以上大型干法水泥成套设备和大型矿井提升机成套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0%和90%。

  --洛轴集团公司开发的用于CT机的大型精密医疗器械轴承已批量向美国GE公司供货;风能发动机轴承、高速轧机轴承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替代进口。

  不可否认,与全国其他装备制造业强市相比,洛阳市的装备制造业无论是在龙头企业数量、集群规模和效益方面,还是在制度建设、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目前该市尚无一家超百亿元的装备制造企业,这与洛阳重工业基地的地位极不相称。洛阳市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低,区域配套能力不强,围绕大型企业的中小企业群体尚未真正形成,原材料供应、协作配套等相关产业发展不足。还有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洛阳市由于大多数装备制造企业是在国家“一五”时期兴建的,这些企业国有资产比重过高,企业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过重,改革改制步伐缓慢,普遍缺乏创新机制和自我改造能力。同时,洛阳市企业承担重大技术装备自主设计和成套供应的实力不突出,产品多数处于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中低端。

  洛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中阳指出,今年洛阳市将拿出6000万元资金继续对重大项目进行贴息和资本金注入,资金将适当向装备制造业倾斜。同时,洛阳市还将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大力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对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予以重奖;推行技术入股和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度。

  洛阳市还将围绕龙头企业发展关联企业,引导中小民营企业针对主机产品进行专业化协作配套,培育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

  经过50年的扩建改造,中信重机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之一。“十一五”期间,中信重机公司初步规划投资15亿元到20亿元,主攻大型高质量矿用磨机设备、大型水泥厂余热发电、特大型矿井提升机、大型辊磨机的产业化和大型铸锻件的生产能力升级。到“十一五”末,中信重机公司经营规模力争达到100亿元。立足自主创新,该公司将在大型矿井提升机、大型矿用磨机、大型辊压机等机械的制造方面以技术领先支撑企业发展。

  未来5年,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将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形成适应市场多层次需求、各个档次产品合理配置的产品结构,即高端产品约占20%,中档产品约占50%,普通产品约占30%。

  到2010年,洛轴的年产量将力争达到1.5亿套,总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其中轴承产品40亿元,年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主导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同期实物质量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洛轴将积极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吸引战略投资者,调整洛轴目前的股权结构,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同时,洛轴将把握时机,通过合资合作,引进技术和资金,引入先进管理理念,把洛轴做大做强。“十一五”期间,洛阳市将重点支持中信重机在巩固大型冶金、水泥等成套装备市场的同时,加快开发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成套设备,使其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型成套设备生产基地;充分发挥中色科技的科研优势,推动生产要素兼并整合,使其尽快成为我国大型有色金属冷热轧成套设备生产基地;加快洛轴集团、轴研科技的特种精密轴承的开发与批量生产,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基础部件的升级换代。同时,洛阳市将抓住国家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建设契机,支持企业利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参与招投标,依托重大项目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重点培育洛新工业园区、红山洛阳工业园区等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发展偃师石化管件,孟津、新安机械加工和铸锻件,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十一五”期间,洛阳市规划了56个3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总投资73.5亿元。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256亿元,实现利税33亿元。全力做大装备制造业,洛阳正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到2010年,洛阳市装备制造业计划实现销售收入900亿元,占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的比重由目前的17%上升至25%左右。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的企业达到1家,超80亿元的企业达到1家,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3家。

Copyright © 2022.恩梯必传动设备(苏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