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扬鞭自奋蹄——记哈尔滨轴承集团高级工人技师关有奇

    他,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12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他,就是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电机轴承分厂工人、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关有奇。

  1993年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轰轰烈烈的改革开始了。精简机构,裁二、三线人员充实生产一线。当时年已39岁的关有奇是哈轴维修分厂的一名货运司机,工作轻闲自在。改革触及了每个人的灵魂,也震动了关有奇。他想,我是共产党员,现在,工厂一线最需要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关有奇下了决心,到一线去、到工厂最需要的地方去。就这样,关有奇来到了哈轴最苦、最累的车间,在精车工段当了一名车工。

  1993年3月11日,39岁的他,当了一名学徒工。自打跟师傅学徒,关有奇就下了狠茬子,师傅诚心教,关有奇琢磨着学。人家都下班了,关有奇还在揣摩师傅教的招数。回到家里,关有奇还在琢磨,一遍一遍地重复师傅讲的要领……

  关有奇自打顶床子的第一个月,就完成了计划的150%。这下子,可在工段轰动了,工段的老师傅们说,“咳,真没看出来,老关还真有两下子。”2003年底的一天,分厂来了一批急活,一共是5000多件,要求一个月内完成。因为是新产品,分厂还从没人干过。工装、备件全都没有,分厂把这活交给了关有奇。关有奇接了任务后,就忙着改工装,找备件。忙活了两天,总算能干活了。这新产品干起来心里没底,老关就小心翼翼、一点一点试着整,干了两天,摸出点门道了,老关来了劲,连着三天没回家,让爱人把饭送到车间,困了在床子边眯上一会儿,硬是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了下来。等元旦过后大家一上班,分厂张厂长老远就看见老关的床子旁扎堆了干好的活,一问才知道原来需要一个月才能干出的新产品,老关仅用了一周就干完了。

  多年来,关有奇把功夫下在了工装、刀具的调整、组合和创新上来。关有奇在加工调心球轴承产品时,按工艺得反复车个7、8遍,费时、费事不说,几何精度、尺寸精度还不好控制,“能不能给改一改?”老关犯开了寻思。他白天边干活边琢磨,晚上下班别人都走了,他把刀架子卸下来,铺扯了一地,比划开了,又是量、又是画,还真入了迷。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终于成功了。一试,还真管用,效率提高了3.2倍。一次交检合格率100%。这下大伙儿可高兴了,活儿多干了,质量也好了,大伙儿就把这刀儿叫“关有奇车刀”。古人云:“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这关有奇干车工虽是“半路出家”,可真干出了点名堂:今年,关有奇还被评为了全国劳动模范,“五·一”节还要去参加全国劳模大会呢!

Copyright © 2022.恩梯必传动设备(苏州)有限公司